师资队伍
专任教师
当前位置是: 首页 -> 师资队伍 -> 专任教师 -> 正文

李德顺 教授

发布时间:2023-10-07 点击量:

职称 教授undefined

学位 医学博士

邮箱 2542072932(at)qq.com (发邮件时请将(at)换成@)

专业及方向

方剂学●方剂配伍及临床应用

教育经历

2003.09–2006.07,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博士

1998.09–2001.07,湖北中医学院,中医学硕士

1992.09–1995.07,湖北中医学院,中医学学士

主要工作经历

2001.07–至今,湖北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

1995.07–1998.09,武汉市181医院,住院医师

科研方向:方剂配伍规律及临床应用

学术兼职:中华中医药学会方剂学分会委员

主要教研、科研成果

主持项目

1、湖北中医药大学教学校级重点课:基于示范引领效应的方剂学课程思政资源库建设;2022,03-;未结题

2、湖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规划重点项目:基于CAMP反应元件蛋白探讨百合知母汤抗抑郁的信号机制;2014,03-2017,03,已结题

3、湖北省卫生厅中西医结合科研项目:当归-川芎要对对原发性痛经大鼠PGF2a含量变化的影响;2012,03-2017,03;已结题

4、湖北中医药大学校级科研重点项目:百合知母汤对抑郁症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5-HT/CREB/BDNF信号机制;2013,03-2017,03;已结题

5.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以学生自学为主的中医基础课程课外学习平台模式研究;2012,03-2016,03;已结题

作为负责人的教育教学质量项目

1.湖北省教育教学质量工程:省级“一流本科课程”(方剂学);2022—至今;

2.湖北中医药大学方剂学校级课程思政课程重点项目;2022—至今

3.湖北中医药大学正诚课程思政研究与示范中心;2021—至今

4.湖北中医药大学课程思政工作室;2019—至今

代表性论著(#共同第一作者,*通讯作者

1、专著:李德顺著.方剂学讲稿辑要,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22年06月。

2、参编教材:贾波,王均宁主编.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精编教材《方剂学》(第3版);上海科技出版社,2018,03

3、参编教材:孙洪胜,全世建主编.全国高等学校中药临床药学专业创新教材.中药临床方剂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11

4、参编教材:贾波,李冀主编.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精编教材《方剂学》(第2版);上海科技出版社,2014,08.

5、参编教材:邓中甲主编.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方剂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06;

5、参编论著:由凤鸣,张晓丹主编.医学求真—邓中甲临证制方要旨;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09

6、参编论著:王平,詹亚华主编.本草纲目新编;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08.

7、参编论著:周祯祥,李晶晶主编.张仲景药物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8,12

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共同第一作者,*通讯作者

[1] 柳琳,李德顺*,孙雅琴,等.方剂学课堂教学中课程思政的设计和实施[J].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46(2):114-117.

[2]柳琳,吴建红,李德顺*等.基于易水学派学术思想探讨“火郁发之”的理论内涵[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22(2):59-61.

[3]李德顺.羌防剂:宋金元时代解表方剂的创新[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20(6):61-63.

[4]柳琳,李德顺*,吴建红,等.中医基础类课程课外自主学习平台的构建[J].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29(6):96-98.

[5]曹秋实,李德顺*,袁丽等.百合知母汤对CUMS抑郁症大鼠海马中ERK1/2信号通路关键分子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7,35(12):3154-3157.

[6]李德顺,程井军.杀灭与中和:中西医治疗癌症的差异[J].医学争鸣,2017,8(3):24-27+32.

[7]袁丽,李德顺*,吴建红等.百合知母汤对CUMS抑郁症大鼠行为及海马中BDNF/TrKB表达变化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6,34(12):2941-2944.

[8]曹秋实,李德顺*,余青等.当归-川芎对原发性痛经小鼠E2、AVP、OT表达的影响[J].江西中医药,2016,47(11):36-38.

[9]李德顺,吴建红,张智华等.档案袋式结合终结性评价在《方剂学》教学中的应用[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18(5):124-126.

[10]袁丽,刘奇,范喆,李德顺*等.百合知母汤对抑郁症大鼠海马组织钙调蛋白信号通路中关键分子水平的影响及其抗抑郁机制[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42(4):704-710+845.

[11]刘奇,袁丽,李德顺*等.百合知母汤对抑郁症大鼠行为及单胺递质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6,34(7):1729-1732.

[12]余青,李德顺*,李云君等.基于PGF2α浓度变化研究当归川芎对抗原发性痛经小鼠子宫组织痉挛的机制[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5,36(11):62-64.

[13]李德顺,吴建红,张智华等.中医专业低年级学生沙龙式课外学习模块[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7(6):113-115.

[14]夏青松,孔靖玮,李德顺*等.不同配比当归-川芎药对的抗炎、镇痛作用实验研究[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7(6):1-4.

[15]李德顺,袁丽,刘奇等.百合知母汤对抑郁症大鼠环磷酸腺苷信号通路的影响[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36(6):867-871.

[16]李德顺,吴建红,张智华等.中医专业低年级学生中医基础课程课外学习调查[J].现代中医药,2015,35(5):216-218.

[17]李德顺,邓中甲.古代气候变迁与麻桂剂产生的关联研究[J].现代中医药,2013,33(5):28-30.

[18]王世友,李德顺*,胡作为等.阳和汤对哮喘大鼠肺功能及炎症的影响[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4(10):61-63.

[19]李德顺,周祯祥,曾祥法.古今控制附子毒性的配伍及其机制机理探析[J].中药临床杂志,2012,24(7):612-613.

[20]李德顺,胡作为,袁艇等.阳和汤在哮喘治疗中的应用述评[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2,13(3):132-133.

[21]李德顺,胡作为,袁艇等.阳和汤对哮喘大鼠IL-4、IFN-γ及NGF表达的影响[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2,25(3):327-329.

[22]李德顺,曾祥法,周祯祥等.经方中影响附子功效的因素分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3(8):120-121.

[23]李德顺.论中医教育重视中国哲学思想熏陶的必要性[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3(6):118-120.

[24]王涛,李德顺,吴建红等.当归-川芎在痛经方剂中的应用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述评[J].黑龙江中医药,2011,40(2):49-50.

[25]李德顺,邓中甲.从药物组成统计分析历代辛温解表方剂的组方沿革[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33(6):36-37.

[26]李德顺,邓中甲.古代气候寒暖变迁对解表方剂创立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0,28(8):1734-1735.

[27]李德顺.典型病案在《方剂学》教学中的运用举隅[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9,11(4):78-80.

[28]李德顺,王涛.泻黄散临床应用举隅[J].湖北中医杂志,2009,31(2):53-54.

[29]李德顺.经方中挂枝与甘草的配伍规律分析[J].黑龙江中医药,2009,38(1):53-54.

[30]李德顺.方剂配伍规律的研究内容[J].山西中医,2009,25(1):36-37.

[31]李德顺.中药配伍药性分析的三维原理[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8(6):27-28.

[32]李德顺.卫气的发越途径与辛温解表方剂的组方思路[J].光明中医,2008(4):416-417.

[33]李德顺.经方中桂枝、白芍调和营卫特点浅析[J].四川中医,2008(4):125-126.

[34]李德顺.“火郁发之”的基本内涵[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8(1):25-26.

[35]李德顺,邓中甲.用道家“和”的观点审视中医“和法”[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3):622-624.

[36]李德顺.从卫阳交会的角度探究“胃不和则卧不安”的内在机理[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8(2):1-2.

[37]李德顺.脾土与时令的关系对甘草在方剂中的运用[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 (2):3-4.

[38]李德顺,邓中甲.治法的层次性理解[J].湖北中医杂志,2008(1):23-24.

近年来获得的主要奖项

1、2019年10月,荣获湖北中医药大学“师德标兵”;

2、2017年8月,荣获第五届“中医药社杯”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中医基础高级级组二等奖、最佳论文奖;

3、2014年9月,荣获首届“中医药社杯”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中医基础高级级组三等奖;

4.2014年10月,被全校师生海选为“我最喜爱的老师”;

3、2013年,由湖北省省委组织部、共青团湖北省委共同授予湖北省首届“博士服务团”先进个人称号;